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可欣 枣庄报道
6月16日,枣庄市台儿庄区召开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枣庄市台儿庄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星,区科技局党组成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郑继美,区科技局办公室主任陈洪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相关资料图)
会上,孙星介绍了台儿庄区科技创新工作主要进展与成效,一是聚焦主体培育,激发创新动能。为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产生聚变效果,区科技局建立健全企业动态信息库,开展科技上门、服务入企活动,精准排摸各类科技需求,找准堵点卡点,分类施策,持续发力落实。2022年,组织尧程科技等69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丰元锂能等19家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增14家,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家;天龙纸业、亿和铸造获批省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鑫金山申报省2022年度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计划。瑞锦科技、台发新能源纳统为规上服务业。2023年,指导全区39家规上工业、2家规上服务业填报研发费用3.5亿元,填报数较上年增长14.38%;培育万融流体、牧天牛、合利机械等7家高企申报企业;天科新能源、运丰良蔬等56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是瞄准载体建设,导入创新要素。持续完善创新平台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创新格局、集聚创新资源、支撑产业发展,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按照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服务的原则,积极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规范科技平台的运行和建设。2022年帮助明源装备获批省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清越科技获批省新型研发机构;盛世机械等企业获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平台12个。2023年,指导盛世机械成功备案院士工作站,创普斯新能源获批枣庄市重点实验室。目前,台儿庄区已建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88家。
三是精准匹配需求,加速成果转化 。深入了解企业科技研发新动向和技术需求引导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细分领域掌握研发“制高点”和“话语权”。挖掘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建立项目资源储备库。2022年帮助天科新能源等27家企业申报“科创贷”,发放贷款1.46亿元;祥和乳业等7家企业获批省、市高企奖补资金210万元;天龙纸业等19家企业获批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省级补助资金共195万元;越成制动等13家企业获批市级产学研合作基金、科技计划等项目,资金共818万元。2023年一季度,围绕锂电新能源、高端装备、高质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帮助永钰机械等17家企业申请科创贷;运丰良蔬等5家企业获批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获批资金共140万元;推荐瑞隆重工等3家企业参与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征集;推荐盛世机械等9家企业参与枣庄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项目指南征集。近5年来,累计为台儿庄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5800余万元。
四是优化创新生态,招引高端人才。聚焦需求导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效能,积极为校企产学研合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2022年,帮助瑞隆重工、盛世机械等2家企业全职引进俄罗斯马克西姆院士、图波列夫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明源机械等2家企业获批省海外科技人才快速认定;联润新材料、一唯自动化2家企业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指导台儿庄区农业技术专家获批组建“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枣庄奶牛产业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今年以来,帮助汉森数控联合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共建液压控制技术研究院;组织明源装备、越成制动等7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
下一步,台儿庄区科技局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主体新动能。认真梳理各级科技政策,不断完善惠企政策宣传手册,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台儿庄科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做好政策精准推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及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创新主体培育常态化、一体化、便利化。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现有42家的基础上,实现稳定增长。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是激发产业竞争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围绕台儿庄区锂电、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揭榜制”、“组阁制”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提前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后劲、增强动力,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盘子”,让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指导重点领域企业联合筹备项目,为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项目做好前期储备。
三是构建创新平台新载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发展创新高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布局建设新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指导创普斯筹建重点实验室;指导一唯自动化依托联合研发中心创建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枣庄市省级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发挥区内锂电产业优势,抓住合作机遇,为台儿庄区争取资金倾斜。2023年,力争全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突破100家。
四是拓展产学研合作新格局。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通过“人才链”提升“产业链”,促进双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明源装备等企业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重点培育格瑞彼勒等企业申报2023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指导越成制动等企业扎实做好枣庄英才申报工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