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大连民族大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这是大连民族大学首次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这一荣誉。至此,该校已连续四次获此殊荣,是近四次表彰中全国唯一蝉联的高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年来,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线,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抓早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校56个民族2万余名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一条“主线”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工作主线,采取一系列旗帜鲜明喊出来又务实管用落下去的有力举措,形成了“十个较早”工作经验,专门编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十四五”专项规划,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党委常委会按季度研究专项工作,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五年有规划、年度有计划、季度有推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培训,组建学校“东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中心”,推动持续健全完善考评指标体系。深化综合改革,对包括学科专业、特区建设、“一院一策”、人才工作等在内的改革重点领域作了部署,形成“1+X”制度成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辽宁卷》编纂工作是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服务辽宁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政治任务。一年来,学校协调全省20个单位、140余名学者,召开20多次会议,联络沟通有关部门百余次,领导班子带头“点对点”沟通,登门拜访专家,讲原则、讲感情,主动服务,协调各方,最终按时高质量完成了初稿、特色稿和选稿工作。一直以来,大连民族大学在服务国家民委党组重点工作中冲锋在前,组织保障50余名师生驻京奋战200余个日夜,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设计等工作,接待观众突破20万人次。学校的设计、文创及翻译团队还在持续为展馆服务。
一堂“大思政课”覆盖校园育人各环节
如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上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如何创新教学举措增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质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会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相关校领导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全体任课教师一起围绕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围绕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疑惑点提出意见与建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课程,不仅每季度“全体师生同上一堂《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学校党委常委、校领导还深入课堂听课,所有授课教师集体备课、各展本领,探寻教学规律和学生知识接受规律,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努力把“概论课”打造成“样板”,打造成“金课”。
江璐是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今年,她响应号召奔赴西部,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人民政府,成为了一名“农村宣传员”。喀拉哈巴克乡是农业大乡,但南瓜籽、葵花籽、三黄鸡、樱桃椒等产品出售渠道少、范围小,为盘活农村资源,村干部打造了乡村振兴电商直播间,助力特色农产品搭上“直通车”出村进城,提高了村民收入。
“在农村这块沃土中实干、苦干,为喀拉哈巴克乡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青春有了别样的体验。”江璐说。
每年,大连民族大学很多像江璐一样的毕业生,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不管是到民族地区还是到其他地区,都带着强烈的民族团结基因和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
一直以来,大连民族大学党委深化“大学风”建设,把学风当作学校的风气一体推进抓好教师、学生和干部职工的学风。通过深化教师严谨治学、学生严谨求学、干部职工严谨工作的“大学风”建设,通过“教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书”“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理想目标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校形成“每名老师都是思政老师,每门课都是思政课,每名老师都在上思政课,校园就是大思政课堂”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每一名教职员工、校园每一个岗位都有育人职责,促进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化互嵌式育人。全面实行班导师制,超过90%的专任教师都有过班导师工作经历,大力营造“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大学文化。学校把教学“主渠道”和育人“主阵地”紧密结合,每年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月、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题暑期社会实践等10余项主题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景观设计在校园、教室、寝室等随处可见,为培养更多具有民族团结基因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一系列“民大模式”服务国家战略
“塔岭镇应因地制宜,在开发当地山野菜基础上,大力发展老山芹种植,形成独特的山野菜品牌,增加农户收益。”在庄河市塔岭镇,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崔玉波给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今年五月份,环境与资源学院在塔岭镇开启了老山芹项目,种植到现在,老山芹长势良好,预计亩产2000斤以上,每亩地毛收入可达2万元。经充分论证,塔岭镇政府决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今年入冬前将播种第二批老山芹。
多年来,大连民族大学主动汇聚调动教育、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切实服务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学校与辽宁省民宗委、辽宁省8个民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大连市11个乡(镇、街道)签署合作协议,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当地。制定实施学校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行动方案,协调完成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兴边富民两项“十四五”规划编制。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生鲜可食资源保鲜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等成果为辽宁10余家企业新增产值4.85亿元。积极推进“民大带你看大连”短视频专项工作,多角度、多渠道积极推介展示大连,让更多人走进大连、爱上大连、留在大连,在全面服务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民大作用。
7月,随着巴林右旗“暗夜星空保护地授牌暨赛罕乌拉生态文化旅游·消夏康养季”拉开帷幕,赛罕乌拉旅居车、自驾车营地也正式开门纳客。这是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从2023年开始策划打造的项目,一年来,团队5次赴巴林右旗开展工作,派出老师32人次,完成赛罕乌拉营地旅游策划案、营地指示标识系统概念图、营地IP和衍生品、营地入口智能指示标识系统、营地导览图和营地游客须知等工作,助力巴林右旗文旅项目,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自2022年起,学校深度定点帮扶内蒙古巴林右旗,与巴林右旗签订“十四五”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文冠果等资源植物种植与研发、文旅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推进项目落地和合作深化。这也是学校接续助力全面小康的又一实践。学校曾全面参与帮扶武陵山片区贵州铜仁实现全面小康,协调科研团队将有自主产权的油茶新品种推广应用10多万亩,创造效益2亿余元,带动近3万人脱贫致富。如今,依托学校重点实验室、文冠果国家创新联盟等平台,加强对新疆、西藏、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等战略实施,积极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和重点发展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用对接、府校地融合工作,不断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开展“科普边疆行”暨“科普乡村行”系列活动,举办中央五部委各族青少年大连夏令营活动,组织学校专家为辽宁、吉林、贵州等省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组建“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进行多语种民族文献外译、典籍外译、中国文学文化译介……大连民族大学注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资源走向社会,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新征程上,大连民族大学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师生团结一心,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为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而团结奋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