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洞见·瑾山月
来源 | 洞见(ID:DJ00123987)
(相关资料图)
前几天,育儿博主 @霍老师 分享了表哥一家的事。
他表哥表嫂都是普通工人,月收入加起来不到一万。
但每个暑假,都会给儿子报昂贵的兴趣班。
看儿子参加活动的精修照片,听儿子说着他们根本听不懂的名词,两人更相信钱没白花。
今年暑假,他们又为儿子看好一个“探秘世界天眼”的高端夏令营。
为了凑报名费,两口子不得不在家族群里借钱。
有人直截了当地说:有多大条件,就怎么养孩子,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其他亲戚也附和说:是啊,搞到最后只会苦了自己,累了孩子。
表嫂气不过,怼了回去:“我自己没见识,还能让孩子再走我的老路?我自己过得不富裕,还能让孩子也穷一辈子?”
今年夏天,这股“研学风”悄然席卷了朋友圈。
多的破费过万,把孩子送去国际名校参观,少的也花大几千,参加国内的“研学团”。
十几天的长途旅行,钢琴演奏会,马术体验,学术讲座……
一时间,孩子和他那对省吃俭用的父母,成了贫富分明的两个阶层。
有时候真觉得,普通人的父母,是教育圈最难受的一拨人。
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难以接纳孩子的平庸,却也负担不起精英教育,只能在一个又一个消费主义的陷阱中,吃力地跟风。
就像印度电影《起跑线》里的那对平民父母,明明生活只够温饱,却变卖家产让女儿上贵族学校。
可结果呢,孩子见识没有增长多少,家长却被层层加码的花销累垮。
对普通家庭而言,用钱撑开孩子的眼界,是最大的教育陷阱。
家长圈里流行一种说法,孩子的暑假是分三六九等的。
一等暑假,是带孩子去英美名校参加研学;
二等暑假,是让孩子参与高端体育运动,比如,冲浪、帆船、冰球;
三等暑假,是带着孩子在国内旅游,各种网红景点逛一逛。
渐渐地,暑假成了一家人的消费季。
见世面就是花钱买体验,开眼界就是报团去旅行。
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体验,真的有必要吗?
在网上看了一位爸爸的分享,心里五味杂陈。
刚放暑假那会,他给儿子报了一个为期半月的“航海游”。
为了孩子的这次航行,他早在两个月前就拼命加班赚奖金。
但一想到儿子能见世面,也只觉得一切都值。
可等孩子回来,他却没从孩子脸上看到那种兴奋与满足。
几番询问下,孩子才支支吾吾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去了,我的装备比别人差远了。”
原来他只给儿子准备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却没有给孩子买高端望远镜,潜水服,专业摄影器材……
整个过程,孩子根本没心情好好玩,总觉得自己不如人,也怨恨爸爸做得不到位。
如今这位爸爸很是后悔,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辛劳付出,没有撑大孩子的眼界,却让孩子在攀比中变得自卑,在无助中变得不快乐。
本想让孩子增长见闻,却没想到过早地让他们看到阶层的参差。
用金钱托举孩子,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家庭,难道就不能让孩子见世面吗?
其实在我看来,见世面的方式有很多种。
一个人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对世界的感知,都可以构建起他的世界观。
世面不止一种,自然和生活都非常慷慨,而这些,并不需要很多钱。
1. 亲近自然
不知何时起,孩子们都患上了一种“自然缺失症”。
对四季不再敏感,对草木少了观察,对大自然的千奇百怪不再好奇。
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中,像一株株温室盆栽,丧失了灵气。
《玩是最好的学习》中提到: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在家里的后花园或者是附近的公园,孩子可以学到很多,比如自然色彩的奥秘、科学的原理、植物生长的秘密等。”
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奥秘,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索欲与好奇心,还能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去户外玩耍,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聆听流水的声音、去感受鸟语花香,是对孩子心灵的净化与启迪。
让孩子走近自然,是童年的必修课。
2. 走进生活
徐州丰县,出过一对学霸双胞胎。
他们家境贫寒,父母是苦力工。
但母亲从不遮掩家里的窘境,每个暑假,都会带孩子去她所在的工地干活。
孩子们没有为此叫苦,反而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无论你怎么张开羽翼,也不可能庇护孩子的一生。
尽早让孩子走进生活,让人间烟火气滋养他们的身心,用生活中的具体事教他们做人。
当孩子看见父母的辛劳、工作的艰难,就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习得了珍惜与节俭。
真正能丰富一个人眼界的,是那些真实的生存百态。
3. 学习知识
电视节目《暖暖的新家》中,有一家三口,蜗居在10平米小家中。
家里没有厕所,衣橱小得可怜,但却有一个大大的书架,摆放着上百本书籍。
平日里,一家人很少看电视,玩手机,而是聚在一起读书、思考、交流。
孩子没去过远方,却在书里行了万里路,没见过大场面,却在书里瞧见了宏大的宇宙。
在文字中上下求索,在思索中提炼智慧,对孩子来说,是心智成长的关键。
书籍,是生活的一道任意门。
带孩子打开这扇门,他将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1977年,一个女孩出生在山东章丘的小山村里。
小时候,父母就带她走入田间地头,教她种地插秧,观察节气与时令。
陪她读书看报听广播,让他增长见闻,打开知识面。
多年后,女孩考入清华,37岁时,攻克了世界50年来的不解难题,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她就是学术界传奇人物——颜宁。
颜宁的童年,并没有昂贵的研学团、五花八门的夏令营。
她以知识和生活为钥匙,打开了更为宽广的世界的大门。
所以啊,真正的见世面,不是透支家庭,用钱给孩子铺路。
而是领着他步入知识的殿堂,走进自然的景致,奔赴热闹而又真实的人间。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标签: